随着“七城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的深入开展,文山各地干部群众齐动员、齐上阵、齐发力,全面开展常态化宣传、清理、整治活动,不仅城市面貌显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也得到明显提升,受到广大人民群众一致好评,但与美丽云南、绿美文山的目标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创文创卫工作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各级政府只有把创文创卫“面子工程”真正做成市政建设“里子工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会得到增强。
严抓党员干部,以党员干部带动一般群众。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党员干部就是群众的引路人、主心骨,党员干部要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这是党员干部的优秀品质,也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不论是疫情防控还是创文创卫,只要是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党员干部就必须责无旁贷、义无反顾。党员干部在“七城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中,不仅要有军令状、责任书、作战图,还要上街头、进社区、到农家,搞宣传、做服务、解难题,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躬身力行、事无巨细,从不乱停乱放、不乱丢垃圾等小事小节做起,带头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和带动群众,推动全社会形成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的良好风气。
注重教育引导,以规范要求促使市民群众养成良好习惯。文明卫生涉及你我他,建设文明卫生城市靠大家。市民群众来自五湖四海,文明卫生素质参差不齐,甚至还有一些不良的陈规陋习,给创文创卫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需要政府部门加强教育引导,以规范要求促使市民群众养成良好习惯。比如,进一步规范市民群众燃放烟花、焚烧香纸、倾倒垃圾、排放污水、洗晒三七等,教育引导市民群众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紧盯盲区死角,以曝光问题促进整改落实。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人们看到县市主城区、主街道干净整洁、光鲜亮丽,令人赏心悦目、精神愉快。但有的巷道、村寨就没有能够像城区那样长期坚持、始终干净,还是有人我行我素、令行不止,还会看到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围挡搭建、乱丢垃圾等影响市容市貌的行为,给“七城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为切实纠正个别群众的不良行为习惯,彻底整改影响市容市貌的各种问题,政府部门除了持续开展督促检查外,还要对重点区域、盲区死角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曝光、严肃处理,不遮丑、不护短,让当地干部群众知耻而后勇,增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想方设法改进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宣传报道,以先进典型推动工作落实。在创文创卫工作中,认真落实“三个工作法”要求,选树先进典型,加强宣传报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用身边人身边事感动群众、感化群众、引领群众。不论是“扫地书记”“文明劝导员”,还是“外卖小哥”“卖菜大妈”,也不论是履行公务、志愿服务,还是见义勇为、好人好事,只要是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力所能及为创文创卫贡献,哪怕是拾金不昧、搀扶老人、捡拾垃圾等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值得我们去宣传报道、去学习借鉴,让强大的正能量走进社区、注入社会,从而形成人人参与、向善向好的良好氛围。
文明卫生城市就是美丽宜居城市,是广大人民群众向往的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既是一项检验城市建设水平和市域治理能力的工作,更是一项连着民生深得民心的工程。各级政府只要把创文创卫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推进落实,就一定能够把创文创卫“面子工程”做成市政建设 “里子工程”。
(勾星武)
(编辑:刘梅 排版:向传帅 审核:梁丹)
195.【“七花杯”网评大赛】把创文创卫“面子工程”做成市政建设 “里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