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泉村实现华丽蝶变。
“现在,村子里美得跟景区一样,每到周末还经常有很多游客来玩。”初秋时节,漫步在三泉村,一眼望去尽是宽阔的水泥路、干净整洁的房前房后、秋意盎然的健身广场,村民们忙着秋收秋种,这样的景象,是三泉村党支部副书记何忠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三泉村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大河店镇,因村内有青龙泉、白马泉、葫芦泉“三眼泉”而得名。
“以前,路是土路,房子也是土房子,一下雨一踩就是一脚泥。”何忠峰说,由于地处远山,交通不便,导致全村产业发展单一,曾经的三泉村被深深烙上了贫困的印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的春风给乡村吹来了巨变。
甘肃全省上下通过创新扶贫方式,夯实产业就业基础、改善基础设施、激发内生动力,一个个贫困村发生巨变, 村民日子越过越好。
2014年以来,徽县结合三泉村发展乡村旅游实际,在硬化全村10.9公里社通社道路的同时,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在村里建成集乡村舞台、廊亭、花架、村卫生室、健身区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并对73户群众住房实施了危房改造、110多户群众住房实施了风貌改造,三泉村旧貌换新颜。
如今的三泉村,山美、水美、村美。
路通了,村容村貌换新了,如何吸引游客来三泉村?
2017年,三泉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通过项目投资,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统筹农业景观功能和体验功能,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山水田园、花映三泉”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占地517亩,计划投资2650万元,按照“一寺”“二廊”“三泉”“十区”规划,以及配套餐饮、民宿和服务接待停车场等附属项目,打造了三泉村“三季有花”的花海景观。
“环境好了,乡村美了,慕名前来观光旅游的人也多了。”看着这片山水更秀美、家园更宜居,敏锐的何忠峰找到了商机。
开起农家乐,何忠峰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7年下半年,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何忠峰的“三泉人家”农家乐正式营业。“刚开始,心里没有底,就去外面学习别人如何经营。”何忠峰说,刚开始生意有点惨淡,但经过不断学习后,农家乐游客越来越多。“生意好的时候,一年可以挣十几万元。”
随着何忠峰的生意越来越“火爆”,其他村民也开始向其“取经”,讨教挣钱的新路子。在他的带动下,“村子里面现有4家农家乐,生意都不错。”
除了致富“方子”,还要能让群众有稳定持续的收入。
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文旅产业是重要支柱产业模式。何忠峰介绍,今年开始,三泉村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深入融合,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注重“美丽新农村”的建设,充分挖掘人文历史,民间传说、传奇故事等文化资源,融入“山美、水美、村美,房美、路美、人美”的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图片由中共徽县县委宣传部及受访者提供)
(来源:学习强国App)
(编辑:刘梅 排版:李法楠 二审: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